霍爾效應在1879年被物理學家霍爾發(fā)現(xiàn),它定義了磁場和感應電壓之間的關系,這種效應和傳統(tǒng)的電磁感應不同。當電流通過一個位于磁場中的導體的時候,磁場會對導體中的電子產生一個垂直于電子運動方向上的作用力,從而在垂直于導體與磁感線的兩個方向上產生電勢差。
雖然這個效應多年前就已經被人們知道并理解,但基于霍爾效應的傳感器在材料工藝獲得重大進展前并不實用,直到出現(xiàn)了高的強度的恒定磁體和工作于小電壓輸出的信號調節(jié)電路。根據(jù)設計和配置的不同,霍爾效應傳感器可以作為開/關傳感器或者線性傳感器,廣泛應用于電力系統(tǒng)中。
固體材料中的載流子在外加磁場中運動時,因為受到洛侖茲力的作用而使軌跡發(fā)生偏移,并在材料兩側產生電荷積累,形成垂直于電流方向的電場,使載流子受到的洛侖茲力與電場斥力相平衡,從而在兩側建立起一個穩(wěn)定的電勢差即霍爾電壓。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