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濰坊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技術文章>>豆制品加工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
豆制品加工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豆制品廢水的特點是廢水的排放量大有機物濃度高,成分復雜。以豆腐生產為例,黃泔水COD高達20000到30000mg/L,泡豆水COD為4000到8000mg/L,洗滌沖洗稅COD為500到1500mg/L。泡豆水的主要成分有水溶性非蛋白氮、稅蘇糖、棉籽糖等寡糖,檸檬酸等有機酸以及水溶性維生素、礦物質等,此外,還有異黃酮等色素類物質。黃泔水的組成更為復雜,除含泡豆水的所有成分以外,還含有蛋白質(大豆清蛋白、大豆凝血素、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氨基酸、脂類等。豆腐生產清洗用水中含有大豆清蛋白、糖類、豆渣和清潔劑等。豆制品廢水處理不達標排放,會造成水體富營養(yǎng)化、缺氧、魚蝦絕跡、水質惡化、發(fā)臭,嚴重污染地表地下水。
豆制品加工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豆制品廢水處理,目前應用*的工藝為“沉淀池或氣浮池+厭氧池+好氧池+氣浮池”,處理后出水CODCr100~200mg/L,氨氮40~90mg/L。對照《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排放標準,COD和N超標,特別是N超標現(xiàn)象比較普遍,而且廢水處理過程中排泥量大,耗時長,處理成本高。其主要技術原因在于:
傳統(tǒng)的A/O工藝及其延伸工藝及裝置對高濃度COD和N并存的豆制品廢水處理,局限性很大:一是硝化和反硝化置于不同的空間或時間,導致工藝流程長,廢水在BOD5降解到一定值以下(30mg/L),才進行硝化反應,需要配置的生化池容積大,廢水處理投資不足就會造成去除效率達不到設計要求;二是生物脫氮制約因素多,總氮去除效率低(小于80%),造成處理后出水N指標超標。
豆制品廢水的油脂和SS含量很高,會造成后續(xù)厭氧池三相分離器的堵塞或損壞,因此在生化處理前利用物化沉淀或氣浮的方法,去除油脂和SS,使水質滿足三相分離器的進水要求,這就產生大量的污泥,污泥成分主要是油脂和物化絮體,污泥排放量4~8噸污泥/千噸廢水(含水率~80%)。
在廢水處理過程中投加石灰、混凝劑、PAM、液堿等藥劑,導致藥劑費用增加和污泥處置費用增加,普遍反映廢水處理費用2.5~3.0元/噸廢水。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